首页 > 青年培训 > 农村创业青年培训
青年培训
十年铺就乡村振兴“硒”望之路——梅州市关工委引领、助力农村创业青年发展富硒产业
时间:2025-03-10 10:42:25
字号:T来源:《秋光·990888藏宝阁香港ma会》杂志、梅州市关工委
十年前,一颗希望的种子在梅州这片土地上悄然种下;十年间,大批农村创业青年在梅州市关工委的培训指导下,深耕富硒产业;十年后,富硒产业在梅州蓬勃兴起,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

自2016年起,梅州市关工委紧紧抓住富硒产业发展契机,依托梅州得天独厚的富硒土壤资源和“世界长寿之都”的金字招牌,引领农村创业青年投身富硒产业的研究与开发,推动富硒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成功开辟出一条富硒产业致富路。



从一场国际研讨会开启的特色培训


2016年,第六届国际硒研讨会暨世界富硒长寿产业联盟大会在梅州举行,梅州市关工委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机遇,组织70多名农村创业青年参会,让他们在国际舞台上汲取先进理念和技术。

经过进一步调研,市关工委主任何正拔提出,要瞄准富硒产业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助力青年致富和乡村振兴。此后,市关工委围绕富硒产业主题,精心组织培训,将富硒知识与山区特色绿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鼓励创业青年在这片富硒沃土上施展才华。
丰顺县凤坪畲族村地处凤凰山脉最高峰,茶树是当地村民的“致富树”。2018年,何正拔率队到凤坪畲族村考察时,动员该村创业青年钟奕亩带领群众发展富硒茶产业。在市关工委的持续支持下,村里的创业青年积极参加市、县关工委组织的培训,不断提升种植和加工技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富硒茶开发。短短5年,凤坪畲族村的富硒茶种植面积从3000亩增至1万多亩,茶叶价格提升30%。曾经的小山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硒茶村,村民的生活也因富硒产业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片

梅州市关工委带领创业青年赴陕西学习考察富硒产业
为拓宽创业青年的视野,市关工委组织他们远赴湖北恩施、陕西安康、福建连城等地考察学习,邀请国内知名的富硒研究专家、教授授课。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创业青年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梅州富硒产业发展注入新质生产力。


创业青年种出“上天入地”富硒米


春季,在梅江区小密村的茶山上,工人们正忙着给茶树施肥,为春茶丰收积蓄能量。

“2021年,我们在梅州市和梅江区关工委的指导下,开始研发生产富硒茶。”小密茶业负责人李玉婷介绍,从最初的20亩试验田,到如今近300 亩的富硒茶叶示范基地,涵盖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和梅州柚花茶等多个品类。这些产品的硒元素含量平均达到2mg/kg,有机硒占比高达 85%-90%,不仅获得“梅州硒茶”专用标识,还实现每公斤茶叶增值160元以上,带动50户农户致富。

图片

梅州市关工委主任何正拔带队到小密茶业调研

在梅县区,广东畲穗丝苗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方在参加关工委的培训后,深受启发,“市和区关工委领导很关心我们,何正拔主任到这里调研的时候,提出打造富硒米。”在关工委的指导下,刘建方联合航天农业研发中心、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等科研单位,成功种植出航天品种的富硒有机米,每斤售价高达20多元,市场反响热烈。

这些成功案例,不仅为创业青年树立了榜样,也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富硒产业。近年来,市关工委重点培育、扶持创业青年企业带头人,建立了57个农村创业青年培训示范基地,筹集资金为30个示范基地进行土壤和产品的硒含量检测,并通过评选、交流、现场观摩等形式推广典型经验,有力推动富硒产业的发展。



富硒农产品融湾出海、走向全国


十年来,梅州市关工委以提升富硒产业发展质量和实效为方向,不断优化农村创业青年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不仅涵盖富硒种植、养殖技术,还包括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为创业青年提供全方位的知识和技能支持。

绿缘家庭农场负责人林碧青接受关工委的培训后,将富硒技术应用到五黑鸡养殖和嘉宝果种植中,产品品质大幅提升,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林碧青感慨:“多亏关工委的技术支持和指导,让农场走上了高质量发展道路。”
图片
绿缘家庭农场负责人向梅州市关工委介绍农场产品

为提升培训效果,市关工委积极完善市、县、镇三级培训格局,充分发挥培训示范基地的作用,并持续加强跟踪服务。近五年,全市关工委举办农村创业青年培训班251期,培训2.2万人次,带领近50家创业青年企业参与富硒农产品种植、养殖,遴选出148个富硒农业生产基地,帮助16项产品获得富硒标识,一大批“双带”人才在富硒产业中崭露头角,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如今,富硒米、富硒茶、富硒柚、富硒蛋等产品不仅畅销大湾区,还逐步走向全国市场。在梅州市关工委的引领下,农村创业青年在富硒产业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流量统计代码